,是宣帝司马懿和元帝司马睿建立的,怎么能由陛下独断专行呢?”
听完王坦之的话,司马昱感动不已,他本以为满朝文武皆已投靠桓温,却不想里面还是有忠臣的。
王坦之的话让司马昱对晋室的延续重新树立了信心,因此便授意王坦之,让王坦之重立遗诏,于是王坦之与同样反对桓温的谢安、王彪之三人商量之后,决定在遗诏里仅命桓温辅政,而不再提任何有关摄政以及取代的话,这也就让桓温失去了光明正大夺取皇位的机会。
而这也正是桓温看到诏书里没有要求自己摄政,内心五味杂陈的原因。
司马昱要遗诏发出去不久之后便驾崩于皇宫东堂,享年五十三岁,葬于高平陵,经群臣商议,定庙号为太宗,谥号简文皇帝,司马昱从登基到驾崩,仅仅在位八个月,成为晋朝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司马昱驾崩后,年仅十一岁的皇太子司马曜登基称帝,成为东晋王朝第九位皇帝,登基后司马曜,依据司马昱的遗诏诏令大司马桓温辅政,定年号为宁德,改明年为宁德元年。
自公元342年,也就是晋成帝咸康八年,桓温穿越到东晋江州豫章郡以来,到现在,也就是公元372年,晋简文帝咸安二年,正好三十年的时候,东晋王朝居然就换了六位皇帝,如果再加上新登基的司马曜的话那就是七位皇帝了,如此高频率的更换皇帝,其实也就预示着司马氏的气数已尽。
尽管桓温对司马昱遗诏当中只是命自己辅政而没有命自己摄政有点失落,但是此时的他还顾不上这么多,当前他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前秦军队从梁益二州驱逐出去,并发动大军攻灭前秦,完成统一大业。
为此,为了维护京城的稳定,桓温主动上书朝廷,称自己领兵在外,不方便辅政,因此推荐崇德太后褚蒜子出面辅政,在桓温看来,褚蒜子两次临朝辅政,在朝廷当中有着巨大的威望,更关键的是,褚蒜子是朝廷当中几方势力都能接受的人物,所以由褚蒜子来出面辅政,对维护京城的稳定至关重要。
鉴于桓温的推荐,朝廷当中几方势力经过商议之后,也觉得由褚蒜子出面辅政要正好一些,因此,群臣在王彪之、王坦之、谢安、郗超、江彪等几位重臣的率领下,手持皇帝诏书和桓温的推荐书,前往崇德宫请求褚蒜子出面辅政。x33
早已远离**,归心于佛堂的褚蒜子本想拒绝,但是一想到此时的桓温还要在外征战,收复失地,统一天下,此时的他急需一个稳定的后方的时候,最终还是决定出面辅政,这也是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