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1 / 6)

皇宫,乾清宫后殿。

朱佑樘端坐于龙座之上,看着御阶之下的文武重臣,难得一次的激烈火爆讨论的氛围,脸上有了几分莫名。

今日一如往常,早朝、下朝,然后乾清宫处理奏章奏本,午间往坤宁宫和皇后用了午膳,享受了片刻温存。

接着至午后召来文武重臣商议军制大事。

内阁三位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谢迁,兵部尚书马文升、英国公张懋、定国公徐永宁、保国公朱晖、丰城侯李昱。

几位文武重臣,皆是这段时间来,他召见的主要核心文武。

此已是一段时间来朱佑樘习惯了的日常程式了,就是那一次早朝之上提起的军事、军制之事。

军乃国之重事,朱佑樘自然重视,文武重臣们也是重视,可再重视,若是长时间的迁延,也定然会消磨人的心劲,没看最近时日,最早提前的定国公,如今也不太热切了吗。

朱佑樘同样也是,他已是从刚开始的极度重视,因为一次次的商议变的有些麻木了。

总之,军制、军事大事的商议似乎进入了一种诡异的瓶颈之中,想做、不想做,想争又争不得,难啊,上下、文武,私心和公心,困难一桩桩一件件摆在那里。

其实他知道,这段时间,是君臣、文武,在通过一次次的商议,一点点的触摸着彼此的底线。

朱佑樘从急切到如此的平和,也不亚于走了一遍心路,人也淡定了,先皇用了十余年才改变了一些东西,转眼因为几次突然的事,便又是反复,他可不认为他有能力用一两次商议便能改变。

治大国如烹小鲜,议着便是,用长孺的话来说,做一点是一点,文武两方在试探着底线,他何尝不是试探,通过转圈文武之间的触碰,也在潜移默化的一点点改变着。

至少如今,兵部、都督府要做些动静,他这个皇帝能知道了。

对,就是知道了,说起来似乎很可笑是吧?

皇帝,竟然连知道总领军事的文武两大重要衙门的动作,这一再过正常的情状,也值得拿出来说事,不是可笑是什么?

可偏偏就不是可笑,是真真正正值得一提的事。

还好朱佑樘不是那种性格强势的君王,否则就这份憋屈也必会让他难受异常,甚至大动干戈呢。

月余来,他已是习惯了众人的商议、试探、妥协,总体氛围不温不火。

可今日却是不一样了,方才,兵部尚书马文升,突然递呈上奏了一份边关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