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一个个铆足了劲儿,兴修族内祠堂。
顾玉大肆宴饮,每至一处,必要请来伶人歌舞,舞台太小,她要摇头,太破也要摇头。
这又掀起了一波重筑舞榭歌台的风潮。甚至以谁家的建得好,能请到顾钦差前去评判为荣。
除此之外,顾玉还下令各处翻修颓圮的园林景点,她带着一群富商前去游览赏玩,小日子过得奢靡不已。
苏县令在顾玉醉醺醺回县衙之后,问道:“顾世子这是做什么?现在前方战事吃紧,应当厉行节俭,您身为钦差,更应以身作则,您怎么反倒声色犬马起来?”
他还有话没说出来,若让朝廷知道,派出来的钦差在战后这番作为,定会降罪于她。
顾玉按着自己的头,道:“不仅我要这样,苏县令也要这样,穿得好点儿,多与富商走动,劝他们兴土木。”
苏县令道:“莫非与之交好,他们就肯出钱资助战事了?”
顾玉嗤笑一声,道:“怎么可能。”
苏县令不悦道:“那为何还要如此骄奢**逸?”
顾玉醉得不行,不想跟这个榆木脑袋解释,便道:“过几天你就知道了。”
>苏县令越发看不懂这个年轻人。
因为之前顾玉想把囚犯充作军奴一事,他与顾玉产生了一些争执,现在看顾玉这样堕落,也不想在劝。
就像平南将军所说,顾玉都不怕名声受损,你怕什么?
过了几天,通宁县的变化让苏县令再次对顾玉狠狠折服。
通宁县百废待兴,那些看似无用的舞榭歌台,园林楼宇,雕梁画栋,都逐渐被翻修起来。
苏县令原本觉得,战事未完,应先挤出钱来安置灾民,万万不能把钱花在粉饰太平上。
可是经过顾玉的劝导,那些富商率先动作,一个赛一个的积极。
修建这些需要大量人力,人手不够怎么办?
当然是请那些从外地到通宁县避难的流民来做了。
那些流民有了正经活计,自食其力,不用啃朝廷拨下来的赈灾款,剩下的钱都被顾玉送到了前线。
除此之外,顾玉还号召流民中的为前线战士制衣做鞋、准备药材、制作干粮等等,和钱一起送到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