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易、王的心理情感巴拉巴拉的…
都是事后强圆,当时看得脸热心跳,才是一个活人应该有的正常生理反应。
当你有了‘**,梁草唯’这种震惊的想法,就很难再一次带入剧情到易先生和王小姐身上来了,电影讲述的东西,你也就不太在意了…
如果没有这些大尺度镜头就拍不出电影想表达的东西,那我可不可以认为是李胺太无能了,只能靠这些东西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内核?
我很羡慕李胺,其实很多导演都想这么拍,拍点**实弹,但是做不到,比如主演不同意——毕竟都是大腕,传出去怎么做人?怎么维护自己的正面形象?
甚至替身都不同意,社会舆论压力之类的,不是所有人,都敢这么做的——李胺大导演就敢这么做,当然他始终没有正面承认。
我自飞扬,管他人白眼青眼。
但我不喜欢《**》,这不是一部主流的商业片,不适合在内地上映,原因在于他对汉奸的刻画!
是,我们当然知道人性是很复杂的,汉奸可能也有卖国的理由,比方说汪兆铭,当年也曾‘引刀成一块,不负少年头’…
但…这不是,也不应该是主流影片应该刻画的东西。
主流影片的主角可以三观不正,可以是小偷、盗贼,但邪不胜正是底线!
我看了好些评论,陈冲女士的评价最让我恶心‘人性是很复杂的,在《色,戒》这面镜子里,我们看见的自己是有缺陷和阴暗面的,我们寄予希望的、理想化的情感原来是有污迹的…’
你怎么跟汉奸这么多共情?
你这句话的意思就好像一部电影讲述杀人犯有人性!
杀人犯只要他有一时一刻蓄意杀了人,那他就是罪大恶极,就是个杀人犯!
难道我们要说这个杀人犯才杀了两三个人而已,要考虑下他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没有去杀人…
因此要为他叫屈,不能判他为死刑?
汉奸有人性?
那你怎么不说被汉奸害死的人们更有人性呢?汉奸在杀千千万万的人的时候你怎么不说他有人性呢?
我以前一直觉得电影并不神奇,它的意义就是带给你的感受。
这次看了《**》,又有了新的感想:如果观众普遍感觉美化了汉奸,那么就说明导演的思想意识有问题,或者影片偏离了主旨。
也就是电影没拍好。
但没拍好,怎么拿到威尼斯金狮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