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坊里的人看到乔雅南出来都笑。
正点货的乔二叔更是打趣:“难得,竟然愿意出门了。”
“这天气,当然是有事出门,没事在屋里烤火了。”歇息那些天别人还不知道她什么德性,开工后大家就发现了,要没事,她成日里就在那屋里窝着,连院子里都不去。
乔雅南宅得很欢喜,至于别人怎么说,她才懒得管。
刘小娘子听着觉得奇怪,出了门就问:“你平日里不常出门?”
“我的事儿全在屋里,天这么冷,出门做什么。”乔雅南把衣裳又拢紧了一点:“感觉又要下雪了。”
“我就是听着老人说这天要下雪了才赶紧送趟货,下雪天送货受罪,这条路不好走。”说到这了,刘小娘子顺着就问:“若是常要往外送货,这条路怕是得好好休整一番。”
“有这打算,趁着农闲的时候人手多,做什么事都快。”乔雅南恨不得把手炉贴脸上,今天是真冷:“事儿多,一桩桩来,慢慢也就理顺了。”
“是这个理。”
乔雅南带着她在村子里转了转,一圈后又把人带回到自家旁边那块空地:“作坊会建在这里,那一头留出余地,万一以后作坊要扩建也方便。”
刘小娘子点点头:“这么大一片地方,作坊能建挺大了。”
乔雅南又指向空地的对面:“这里我打算建个小一点的作坊,专门用来做竹筒。过年这段时间竹筒不够,不得不用油纸代替,有些人更是把以前的竹筒带来重复用了,我就想着干脆把这事独立出来,再让老师傅们多带些徒弟,把这一摊子事撑起来。”
“专门做竹筒?”刘小娘子讶然:“可是你这竹筒只做装填之用,并未额外收钱,这么做会不会成本太大了些?”
“多不了多少钱,就是给他们一个专门做事的地方,我既然收了那个价钱卖出去的东西,在这上面投入一些钱也是值得的,而且买得少的也不会用竹筒给他们装。”
乔雅南也不解释所谓的品牌效应,就只算一斤能挣到的钱,这点小钱就花得应该。
刘小娘子是个脑子极活泛的人,从这话竟也听出了点道理来:“长此以往,这就是‘乔记’的特色了,别人看到竹筒就能想到‘乔记’。”
乔雅南笑笑,又指着往里一些的地方,那里如今全是树:“把那里清理出来就是一片平地,若你有意在桂花里建作坊,可建在这个位置,离着近,都不用什么车,扛过去就行了。”
刘小娘子听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