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没有孔府,山东焕然一新(2 / 6)

,夷险不易其节。

裴纶和于谦不同。

于谦是不屑于钻营之道,不是不懂,为了大明朝局稳固,他可以答应陛下去给孙太后送贺礼,虽然只有那一次。

裴纶则完全不懂钻营之道,他不会,而且不懂。

正统四年,裴纶是会试的主考官,当时主少国疑,稽戾王年纪幼小,张太皇太后把持朝政,朝中勋贵一窝张横行无忌,杨士奇等诸多‘贤臣’也不遑多让。

当时的会试科场舞弊,明码标价,各种豪右都在打招呼,作为主考官的裴纶,大门一闭,不肯开方便之门。

裴纶的女婿朱全禄,想借着岳父之名作为靠背,取得功名。

裴纶得知女婿心意,大怒,居然不认女婿,女儿来闹,也不认女儿了。

江渊是景泰二年的主考官,之后官至兵部尚书,荣升大明权力核心层,成为师爷之一。

裴纶当会试主考官,会试结束,就落得个辞官回乡的下场。

自此之后,裴纶不能说是官运亨通,只能说事事不顺。

正统七年,家境不算殷实的裴纶,不得不在监利县谋了个差事过活,他做了县志编纂。

这是一个不入流的文吏,算不上官身。

正统九年,杨士奇失势,朝中风云变化,作为知名的违逆权臣的代表人物,裴纶回到了京师,再入翰林院做了翰林编纂。

一个探花及第的第一甲进士,会试的主考官,跑到家乡的县衙做不入流的县志编纂,裴纶这经历自然算是大起大落。

按理来说,裴纶应当是改悔了!

但是回朝之后的裴纶,作为御史言官,清流中的中流砥柱,他的第一炮就瞄准了宫中巨蠹—王振!

一篇‘亲贤臣,远小人’的奏疏可谓是荡气回肠,从东汉末年十常侍开始引经据典,再到大明高皇帝在皇宫树立‘宦官不得干政’铁牌为援引,大肆抨击司礼监太监王振擅权,僭越神器。

这篇雄文的另外一名主笔,翰林院讲筵侍讲学士刘球,被捕下狱,在狱中被杖毙而死。

裴纶因为名声显赫的缘故,不好明面上下手,但是裴纶也难免兔死狐悲,也不敢再得罪王振了。

裴纶如此做官,在景泰年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是他在正统年间如此做官,自然是把自己官运给堵了。

“景宜治下,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短短数年,再无响马之害。”

“山东地面民风斐然,路不拾遗,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