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哥哥成了筹码(2 / 3)

说唐宋还比较开明的话,那么明清就变得十分专制。

当欧洲发生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的时候,这里却害怕百姓觉醒而闭关锁国。

想想欧洲,每个国家都很小,但每个国家都很富裕,公民自由、平等、幸福。

对于平头百姓来说,他们不关心谁当皇帝,更不关心国家疆域大不大,他们关心的是自己能不能过上好日子。

想到这些,沈括就背后发凉。

他抬眼深深望着苏辙,苏辙也感觉到了他的眼神。

两人四目相对,什么都不说却明白了对方所想。

毕竟他们从小一块长大,又一起见过了现代的繁华。

是的,他们一直追求的并不是维护皇权的统治,而是百姓的福祉。

而百姓的福祉一定是和皇权相背离的。

这是不可避免的悖论,也是苏辙引导大宋改革至此发现的最大难题。

沈括道:“我们想要民主和自由,必须限制君主的权利。皇帝如何能点头,除非子由你取而代之!子由,有句话我早就想讲了。我知道你把皇帝当弟弟,可是公孙先生,世英,高达,我们早就想不要犹豫,不要受人钳制。如果你成了君主,你担忧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ωωw.

苏辙道:“存中,你清醒一点!现在的局面是我们花了二十年的艰辛才有的。眼下我们要推广粮食作物,要巩固经济发展成果,基础建设还在进行中,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和平!大宋不能先内乱!”

沈括低眉:“现下确实不是‘变天’的好时机,可是皇帝拿捏着子瞻,就是握住了我们咽喉,除了妥协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苏辙头疼:“存中,所以我要好好想一想。”

沈括道:“子由,我不打扰你。你什么时候想找人谈心,哪怕半夜三更我也奉陪,而且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会支持你!”

“得一知己,夫复何求啊!”

苏辙感慨,一个人真的太孤独,好在他身边还有沈括、文姬、公孙先生等许多人。

******

苏轼还未到京,就有许多人出来求情。

赵顼毫不心软,把所有求情之人都给贬黜,其中就包括苏轼多年的好友章惇。

朝堂之上,身为首相的苏辙已经告假许久不曾露面。

百官忧心忡忡,都在暗自揣测,难道官家和苏相国闹翻了吗?

就像当年的王安石一样,也要成为弃子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