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
朝堂上正值人事动荡之秋。
孙固代陈荐为管勾御史台,孙固是神宗潜邸时的讲官,可谓深受信任。
之前王安石拜相前,官家问孙固的意思,孙固说王安石文才很好,作为侍从官绰绰有余,但出任宰相,这个人气度不足。要寻贤相,要找吕公著,司马光,韩维。
不过到了青苗法时,韩琦等大臣都反对青苗法,孙固却对官家说这青苗法可以一试。
因为孙固转变立场,故而王安石立即投桃报李让孙固取代陈荐管勾御史台。
而陈荐反对李定进御史台的,三舍人封还词头时,陈荐说李定不守母丧是不孝之人。
王安石担心李定因陈荐反对无法入御史台,故而让孙固取代陈荐。ωωw.
除此之外,**用人也引起了争议,似吕升卿(吕惠卿弟弟),陆佃(王安石学生),张安国(王安石门客)都是新进士,纷纷任为崇文院校书。
有官员便有异议,新进士必须外任两年后再回朝授官,若是没有外任,如此新进士为了留京都会奔走权要。当初章越虽没有外任,但他是中进士后,又制举三等授官可以破例。
王安石却全然不顾,坚持将三人授予校书之职。
之后王安石让吕惠卿判司农寺,馆职升为天章阁待制。
吕惠卿这升官之速,实在令人震惊。
待制之职与知制诰一样都有人数限制,不可以轻除。吕惠卿凭着起草新法之功,居然升迁至天章阁待制了。
这令许多熬资历熬白了头的官员心底如何平衡。
真是进退用人,完全就在赞同或不赞同新法之间。
同时原京东转运使,工部郎中,直龙图阁王广渊正除为河东转运使,王广渊按规矩本改加个权字,但王安石认为王广渊推行青苗法有功,便将这一個权字去掉。
章越,章衡得授知制诰,章越本官从起居舍人加为礼部郎中,至于章衡本官也加为右司谏。
这一日新命已下。
走过流程后,众官员们齐谢官家恩德。
大家都在崇政殿廊房里站着,各个脸上都是喜气洋洋。
众人之中孙固,王广渊,章越,章衡,吕惠卿五人都已是跻身高官行列。
陆佃,吕升卿,张安国资历远远不如几人,一脸羡慕地看着几位大佬聊天。
恰巧的是这一次谢恩,有兄弟,还有叔侄。
章衡看着章越与吕惠卿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