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在工匠里强行推进识字运动,是因为齐天想让所有的工匠通过不断地扫盲活动,提升他们的识字率。
会读会写的工匠,不仅可以将自己的所熟知的工艺记录下来,传承下来,而且还可以通过读写,从其他工艺或者技术当中,得到一些启发。因为,在很多工业环节中,许多工艺流程或者工业技术,是互相链接,互相促进,甚至是互相补充的。
有时候,齐天就特别希望,曹雄去大明的时候,能绑来一些明末时期的科学大牛。在后世很多资料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个时代的学者,几乎已经扣开了近代科学的大门,徐光启,王徵,毕懋康等。
他们的一些理论知识和发明实物,在同时期,一点都不比欧洲落后,甚至还有一些超前。
比如王徵有一项发明:火船自去。船只在水中自动航行,而且“火”为船只提供动力。虽然在记述中不太详细,但是如果用现在的物理学来解释的话,这或许应该就是采用了“蒸汽机”的原理,为船只提供了运行的动力。
到了这个时代,齐天就很想去证实一下。假如,这个社会,可以给那些无数伟大的学者或者历史上籍籍无名的工匠,提供一个和平的且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我们的科技,我们的发展,还会同样落后于时代吗?
“现在,我们要求在各种操作方面,不论是车间工坊,还是军事操典,甚至是农作物种植,都必须有一个衡量标准。”在一间宽大的砖石建筑里,齐天正在给七十多个孩子上课。
“这个操作必须是定量的,比如说,在工坊当中,你加工的物件要有多重,长宽各有多少,满足的性能或者需求是什么。你不能用大约,差不多等模糊词语来定量。”
“当然,有些定量标准,必须是可衡量的,可计算的。比如,我们规定的米,这个长度单位。它是以赤道与北极之间的距离千万分之一来确定的。”
“西班牙人哥伦布环球航行,证明了我们所居住的大地是一个球体。这个球体的周长是四万千米左右,北极距离赤道正好是它周长的四分之一。”
“这些数据是在两千多年前,一个伟大的希腊学者测算出来的。我希望你们中的一位,长大以后,驾驶着我们汉洲的船只实地验证一下。”
下面听课的七十多个孩子,年龄大小不一,水平也参差不齐。但齐天还做不到,将这些孩子分成一个一个的小班进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