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章坐标(2 / 4)

,对于地震学乃至固体地球物理学的深入研究会有帮助。

“地球岩流圈内部的对流取决于地球内核裂变反应产生的能量,这个过程导致板块边缘压力的产生,由于边缘的摩擦,压力能量间歇性释放而非持续性,岩板块相互挤压而非滑动,这种突发的挤压造成了我们所说的地震。”

“我需要一些地震指标参数,以建立一种全新而有效的数学模型。”沈奇有目的性的开始查阅资料。

地震强度m定义为m=lgs,这个指标非常关键,mark。

在美国南加州地震网的官网上,可以查到1983年至今的地震时序。

对于尺寸为lgs>1.5的地震,符合一个极其简单明了的幂律衰减规律:N(S>s)∝s^-B,s≥10^1.5,B>0.95.

对于菲奖得主沈奇而言,这个定律太过简单,这是著名的关于地震尺寸频率的古登堡-里克特定律,里氏XX级地震中的里氏,就是古登堡-里克特定律中的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

地震强度lgs<2的地震通常被称为微震,人类难以感知,只能通过地震仪记录。

美国南加州地震网上的绝大部分数据采集来自微震,微震也会产生能量,能量是另一个重要指标,沈奇mark能量指标,以及美国南加州地震网所记录的,自1983年以来每一次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坐标经纬度。

孕震过程的流体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只不过流体运动在其孕震、发震、余震的过程中,难以采集精确数据,这是困扰地震界及物理界的一大难题。

沈奇忽然间清醒了,以微积分方式描述流体运动的N-S方程不仅适用于天空和海洋,它同样适用于地表之下!

理论上来说是这样的。

沈奇未加证实的理论。

一直到现在,沈奇几乎是依靠直觉在做一些有可能毫无意义的事情。

复杂性的表象需要严密的数学语言给出定量化的内在支撑。

沈奇重新梳理昨天的计算结果,全新而有效的数学模型需要一些核心工具作为灵魂。

这具灵魂应该是一个或一组数学公式、表达式、等等。

N-S方程尚未找到通用的求解公式,以得到通解。

特解倒是有一百多个,基于其中一个特解,沈奇花费数周时间,瞒着欧叶和所有人,一个人推导、计算、验证,最终得到一个复杂的等式:

1/2d/dt∫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