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选择。
这种肉条最好的食用方式,还是埋锅造饭之后,丢进煮沸的米粥里,重新吸水膨胀,等到肉条变得绵软之后,再丢进去一把野菜。
如此,一锅有肉有饭有菜的烩饭就做好了。
嗯,这是刘盈在汉中之时就做出的军用口粮包的升级版。
在此之前的,无论是秦军还是战国七雄中的其他几国的士兵,在行军的时候都会背负一些可供速食的口粮包。
这种口粮包中,主要由米条、豆豉、醋布组成。
其中米条是用粟米一石,煮熟后去除杂质,暴晒晾干,然后再次煮熟,如此反复,最后将之做成类似于压缩饼干之类的东西,可以干吃,也可以用热水泡着吃,这是用来补充碳水化合物的。
豆豉是用煮熟的豆子三升,加盐五升,搅拌均匀后捣碎成膏状,捻做枣核大小配餐食用。
这主要是用来补充因为大量出汗而缺失的电解质。
醋布则是准备粗布1尺,酽醋1升。将粗布泡到酽醋中,等到粗布充分吸收酽醋,然后晒干,直到没有液态醋的存在,醋布就做好了。吃的时候用小刀切掉一点,可以用来配饭,也可以用来行军时含在嘴里,提神醒脑。
此外还有用于消除渴感的油麻和乌梅等物。
但这样的吃法,士兵勉强能吃饱,但却无力应付突如其来的遭遇战。
行军之时,通常都是遇到敌人后,立刻安营扎寨,修筑壁垒,等待后方主力增援。
嗯,其实对面的敌人也是这样的。
归其原因,在于吃肉少。
所以军队在行进之时,都会多多准备拉车的牲畜,等到路上掉膘,或是因为长距离行军,缺乏休息而暴毙之后,就洗刷干净吃肉。
可以很负责任的说,牛马,就是储备粮。
只是在刘盈看来,这样的方法太过于浪费了。
一头膘肥体壮的牛,和一头瘦骨嶙峋的牛,哪边出肉多,是一件**都明白的事情。
所以,他就效法蒙古人的做法,在牲畜最为健硕的时候,屠宰制成肉条,供急行军时食用。
而好钢用在刀刃上。
韩信出发之时,军中虽然携带了不少的肉条,但他却始终没有拿出来作为军粮食用。
原因其实很简单,之前攻打西魏的时候,沿途到处都是人家,只要付钱,不愁搞不到让士兵食用的牲畜。
而在此刻,韩信一边向刘邦发出请求增兵的奏疏后,一边率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