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千古一帝(2 / 4)

。”

这句话,情有可原。

报表是方小藩献上的,她是计算天才,可她毕竟年纪还小,年纪轻轻,就独当一面,若说她有其他的心思,弘治皇帝是不相信的,因此,事情若是办砸了,她虽有过错,可是不多。十之八九,就是下头的人欺上瞒下,不肯鼎力协助,所以,弘治皇帝冤有头、债有主,厂卫那里掉链子,就找你萧敬了。

萧敬忙艰难的道:“是,是,奴婢知道了。”

“这便好。”弘治皇帝微笑:“朕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眼下这些报表,还是过于粗糙,他期待有更详细的报表出来,不过……想来将整个天下摸排一遍,没有一年以上的功夫,是别想的。

弘治皇帝呼出了一口气,左右张望:“朕也乏了,起驾。”

说着,弘治皇帝突然驻足,他面上露出了不悦之色,朝刘健道:“刘卿家,近来,有不少的翰林和御史,成日上奏,说什么昌平乃大治之世,这些奏报,以后朕不必看了,若还有这样的奏报到了内阁,你们不必进上,直接留中吧。”

刘健面露惭愧之色。

他当然知道清流和士林的读书人们都想什么。

这群人,就好像溺水之人,他们越来越意识到,属于他们的时代,正在逐渐离他们的远去。

从前他们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何等的风光得意,可自打新学渐渐的开始深入人心,他们就如一群弃儿,在朝中,天子越发的不器重他们,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保定布政使司上头,在庙堂,科学院的地位渐渐巩固,陛下更倾向于听从科学院的建议,而不是那只精通文史的翰林院。

吏选官,也已开始崭露头角,逐渐的,为朝廷所倚重。

哪怕是科举……他们也再难有什么作为,竟被新学之人,占去了不少的名额。

长此以往,他们的未来,已经可以想象了。

以往能入翰林,便是天之骄子,成为万千人所羡慕的偶像。

可现在呢,翰林院已经开始渐渐的式微。

他们就如一群溺水之人,而此刻,毛纪在昌平的事迹,就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他们毫不犹豫的将这救命稻草一把抓住,恨不得告诉全天下,朝廷……是有选择的。

新学可以在保定布政使司做出亮眼的成绩。

理学也可以。

圣人的目标,不就在昌平得以实现吗?

这些人,疯了似得上书,不断的夸奖,并且表达出了,这昌平,才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