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有,不过执行起来肯定是不了了之。”葛荣荣道,“我们有处罚权,对那些个门面店的噪音污染是可以罚款的,不过执行力度有限。”
“力度有限?”马小乐道,“咋个有限法?”
“人家不怎么听,罚单开出没人理,即使申请法院执行,可人家就是不交罚款,大不了搬他们店里钢管铁架的。”葛荣荣道,“关键那种罚款数额太小,根本犯不着申请执行,就是去申请执行,人家法院没准还不理睬呢,数额太小,没油水。”
“哦。”马小乐点点头,还真是那么个道理,不过他觉得塑钢门面店的店主们其实还是挺在乎这种事的,罚款虽不多,但耽误他们时间,还影响店面的生意,一个月弄几次,那日子就不好过了。“荣荣,我看这么地,到时你暗中帮我出点力,按最高限开罚单,店主不交罚款就申请法院执行。”马小乐道,“到时法院那边我打招呼,坚决把事情办到彻底,我就不信那些个店老板还真不当回事。”
马小乐这么说是想促使塑窗门面店的老板离开老窝去一条街,他觉得这法子完全可行,而且他还要动用城管的力量,加强店面门口的治理,坚决制止店外操作。其实单单是这一点,就能让塑钢门面店的老板头疼了。马小乐之所以还让葛荣荣在环保方面施压,就是想搞得店老板焦头烂额,感觉不搬换个地方是不行的。这样,他就可以很顺当地把塑钢门窗一条街给整理出来了。
当然,选址问题还是个大问题,塑钢门窗一条街,肯定得远离居民区,但又不能太远,还得照顾到方面居民的因素。这种合适的场所不多,机械厂旁边的那条便民路最合适,只是要重建门面房。建门面房所需要的资金不是小数目,在没有资金来源的情况下,马小乐觉得还是依靠大家的力量,自己的事情自己办,以最优惠的地皮价格,让那些店老板自己出钱来建门面房。
这个想法马小乐考虑了很长时间,觉得可行性还可以,不过有次和丁新华吃饭聊起此事,又有了新方案。
丁新华说完全可以租用机械厂的房子,临路的那一排小厂房,稍微改造一下,扒开院墙就是门,再用板材间隔起来,起码能搞出四五十间来。四五十间房子,应该够用了,马小乐看到环保局的摸底表上也不过就五六十家,虽然摸底的数据是粗略的,但也不能保证所有的店面都会过来,只要能来三四十家,一条街的气候也就差不多能形成。
“机械厂能同意么?”马小乐问丁新华,“你有没有熟人,去打听下。”
“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