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系统——地铁以及高铁相互连接的地下工程。
这个地下工程最核心的就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地下堡垒——为防范核武袭击,李毅安在要求工程师们设计大明宫时,同期修建了地下指挥中心,一旦遭遇核袭击,既可用来避难,又能发动反击。
地堡它位于大明宫后方2.8公里的大山,其山体并不是太高,凸出地面的部分仅有600—700米。不过其最大的特点是山体全部为坚硬的花岗岩,形成一道坚固的天然屏障。
地堡上方是数百米厚的花岗岩,多层的地堡总面积近70000平方米,分多个区域,有专供李毅安使用的办公室,还有会议室、作战指挥中心以及食物、水和氧气储存区。内部通道宽不足3米、高约4米,墙体为厚厚的钢板和钢筋混凝土。
地堡里储存的食物可供10000人维持生活30天。
在数万日本战俘的努力之下,这个低保前后耗时5年才完工,甚至是李毅安敢和苏联梭哈的底气所在。当然了,这个地下隐蔽所只是一种后备手段而已。
但是复杂的地下工程确实占据了大量的工程时间。很快梁思诚就和助手们一起进入了主殿地下掩体,在那里检查一番之后,才进入装修的主殿。
就这样在工地里忙活了几个小时之后,梁思诚才驱车离开大明宫,朝着城市的另一个方向驶去,在那里六零年奥运会的主体育馆现在也接近完工了。
那座可以容纳数万人的超级体育馆,同样也是梁思诚的设计,这或许正是他越发热爱这片土地的原因,因为在这里他的个人才华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对于很多身在南洋的学者工程师来说,他们之所以会一步步的融入这片土地,差不多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这片土地上所给予的机遇,是他们在其他地方不曾拥有的。
而正当梁思诚前往奥林匹克体育场的时候,他并不知道的是与此同时,李毅安就在距离体育馆不远的路边,他顺便来这里视察奥运会场馆建设的,位于太平湾东岸的奥林匹克中心,并不仅仅只是体育场馆,还是一片新城区,于太平湾西岸、南岸那些现代建筑不同的是,这里的建筑大都是华夏式的现代建筑,大坡屋顶、飞檐斗拱和镂空彩绘在这些建筑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从建筑美学上来说,这些混合着传统与现代的建筑美感与老市区的现代建筑是截然不同的,在未来这里也将是长安的一个名片,实际上,从唐山的那些建筑工程们来到南洋之后,南洋的很多建筑都开始融合了华夏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