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隐藏了底牌,真正的杀招!(3 / 5)

严绶手头的兵力达到了整整十五万,再加上河东军本就有一万左右的骑兵编制。

哪怕严绶不擅长军事,也明白,仗打到这个份上,这支骑兵被投入战场之时,就是一切尘埃落定之日。

至于严绶最担心的战场指挥问题,尤其是数量高达六万的骑兵的指挥问题,李纯和郭戎也很体贴的替他做好了准备。

莫灵均、德刚、王铮、何海洋这些从跟随郭戎从草原上走出的娃娃们已经提前北上,他们将指挥这支规模达到六万的强大骑兵完成对河北叛军的致命一击。

至于严绶,所需要做的就是从整个河东境内调集粮草,以满足九万步卒,六万骑兵的海量消耗,对此,严绶自然问题。

相比较一直是朝廷铁杆的严绶,时任昭义节度使卢从史就比较尴尬了。

相比较其他藩镇要么传位于子,要么传位于部将,昭义军是安史之乱之后河北地区,朝廷少有的可以掌握的藩镇。

坐拥五州之地,拥兵超过十万的昭义一直是朝廷遏制河北三镇的重要棋子。

贞元二十年(804年)八月,前任昭义节度使李长荣去世,德宗派遣宦官前往昭义镇,挑选继任者。

昭义军大将卢从史负责奉迎宦官,迎奉的途中,他疯狂的贿赂宦官,同时自请担任节度使。

面对卢从史的丰厚的贿赂,宦官们非常懂得其中你不收,我不收,耿公公怎么收的道理。

于是,李公公收了,赵公公收了,耿公公自然也收了。

耿公公收了,卢从史自然就有进步的空间,被照顾的舒舒服服,捞得盆满钵满的宦官们自然推荐卢从史接任。

德宗皇帝对于宦官的信任在整个唐代十八位皇帝中也是无人可及,甚至将神策军都交给了宦官去掌控。

自己自己信任的宦官推荐,德宗自然应允。

就这样,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卢从史就成为了朝廷在河北最重要昭义的节度使。

然而,卢从史担任节度使后,行为却逐渐狂恣,趁着李诵登基之后朝廷的乱局,在昭义军内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

等到退位了李诵在兴庆宫击溃了俱文珍发动的叛乱,彻底稳定了长安,稳定了关中的局势的时候,卢从史已经然完成了对于昭义军的大清洗。

昭义军中的主要将校,昭义军下辖的主要文武官员,已经被卢从史完成替换,可以说,卢从史已经将整个义成军收入了自己的囊中。

昭义军的变化自然不是李诵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