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之前杜佑宣读战报时候的轻松,此时此刻,听着韩弘、韩充、宣武、淮西、郑滑等一个又一个地域,名字,职务,紫宸殿内的朝廷重臣们的认真程度大幅度的提升,轻松和笑容也变成了认真和严肃。
其中一部分人,挂上严肃神情的同时,还有一份释然。
另外的一部分参与今天会议的朝廷重臣,准确说是之前与军事没有太大关联的与会者,在听到郑滑、淮西的时候带上的则是震惊和疑惑。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迥异的情况,其实还是根植于郭戎带来的保密制度。
郭戎曾经听说过一个笑话,说早上开朝会的话,往往朝会还没有结束,但是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已经传入了市场,甚至成为了西市第三条街街上买菜的大爷的谈资。
这个笑话确实夸张,但是很好的说明了大唐的保密制度确实是一塌糊涂。
郭戎认真提出这一问题之后,李诵也进行了各种反思,然后根据郭戎的建议,强化了朝臣,尤其是重臣之间的保密制度。
即,每一位朝廷的重臣只负责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情,并用被恢复的政事堂作为连接每个具体机构的纽带。
对于非本职责范围之内的情况,不该看的不看,不该问的不问,不该听的不听……
重要的信息或者变化,比如蒸汽机的进展就掌握科技监和发改部,造船和海军则属于兵部和航海监……
至于前线的第一手战报,则属于禁军和兵部。
至于兵部和禁军高级将领之外的人,哪怕是三品文官,也只能够通过兵部传出的公文获得信息。
淮西,那可是铁杆的反叛势力。
自李希烈叛乱之后,淮西,一直是江淮地区最大的隐患。
近些年来,随着朝廷威信和实力的增强,在严密封锁和威胁之下,淮西已经被大幅度的削弱,但是其依旧严重威胁着朝廷最重要的财税重地,对于朝廷来说如鲠在喉。
郑滑,或者说义成军,则盘踞在中原腹地数十年之久。
虽然从来没有高举反旗,在表面上也服从朝廷的命令,甚至有些年份会上缴一定的赋税,但是,这仅仅是表面上的臣服。
在表面上臣服朝廷的同时,义成军凭借地利和魏博、成德、卢龙河北三镇,以及李氏家族掌控的平卢镇眉来眼去,在朝廷的大多人的人眼中,这些家伙和盛夏时节的什么一样,不伤人,但是恶心人。
郑州、滑州刚刚易手,袁滋请求裁撤义成军的奏疏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