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长缨军从曹州出发,郭戎的思绪已经飘飞到了三百里之外的汴州城之中,同时飞快的回忆自己脑海中关于汴州城的记忆、自己的布局以及现在汴州城的现状。
汴州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是殷商数次迁都中的其中之一,而隋唐之后汴州兴盛的原因则是源于大运河。
前隋时代,隋炀帝开通大运河,从黄河到淮河一段,被称为汴河。
汴河是大运河中的主要河段,西通河洛,南达江淮,南方的物资和商旅从水路到长安和洛阳,都要从这里经过。
而汴河从汴州城附城而过,汴州遂成为漕运的冲要之地,在前隋就已经被称为东都门户。
到了唐代,尤其是安史之后,随着江淮、江南经济的繁荣,朝廷财赋主要依靠东南,汴水成了唐朝的经济生命线,地位十分重要。
自至德元年(756年)起,唐朝先后设河南、淮西、永平、宣武军节度使,驻扎于汴州。
经过历任节度使的修缮,汴州城周长超过二十里,计有城门10座,汴州成为中原最重要的军镇之一。
韩弘接手之后更是苦心经营,原本三丈高的城墙被加高到了接近四丈高,并在汴州城内囤积了大量的装备、辎重、军械等设施。
等到河北叛军围城之际,汴州已经成为了一座真正的军事堡垒。
汴州城完备的城防以及充足的物资条件,成为了郭戎制定计划的基础,否则郭戎怎么敢轻易将大唐的经济命脉放到河北叛军的手中,毕竟这等于赌上了李唐的国运和希望。
回想自己模仿孙膑减灶诱敌制定的计划,郭戎也是一脸苦笑,事实证明自己的计划是成功的,只不过成功的有些过分了,因为自己低估了汴州的分量,也低估了河北叛军的贪婪。
宣武军根据自己计划撤退之后,魏博军就直接尾随而下,不仅如此,田季安疯狂搜集渡船,不到十天的时间内送十万魏博军渡河,在接下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整整二十五万大军将汴州城团团围住。
说实话,二十五万这个数量已经接近郭戎计划中吸引叛军数量的上限了。
之所以会有对于河北叛军数量的预估,是因为郭戎从制定计划之初,所想的就不是简单的击溃战,而是一场真正的歼灭战。
然而,最让郭戎头疼的在于,自己要对战的可不仅仅二十五万魏博军和成德军。
郭戎前世听说过一句话,没有包围就没有真正的胜利!
原本郭戎不懂,但是在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