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的人不多,但凡有人听得懂又在复述,身边立刻围满了人。
他们一开始可能不是那么专心,后来一个个全神贯注在听程武讲历史了。
在“天下人”的认知之中,中原就是文明的核心之地,无论中原发生了什么事情,能够听到还是很愿意聆听的。
程武讲的是百多年来的历史大事件,要是在古典时代的话,历史可不是谁都有资格知道,哪怕爵位是大夫都不一定能够知晓。
现场也就出现了奇怪的一幕,明明是在战时,偏偏燕国人好像了遗忘了一般,乃至于有一些燕国人情不自禁聚拢到了程武周边专心倾听。
关于晋国在春秋历史上占到的篇幅简直太多太多了,要不然不会有那么一句“一部春秋史,半部晋国书”的话。
讲春秋战国不提到晋国,还真的无法有“承前”的序章,硬要“启后”讲了会令人听得莫名其妙。
真的!
不讲晋国,人们怎么知道赵国、魏国和韩国怎么来的?
不提到晋国,谁都会觉得楚国崛起又衰弱实在有够扑朔迷离。
史书的存在是让人知道,自己的先辈为何人,他们做过了什么,给后代留下了什么,包括物质与精神。
如果恰是民族衰弱屡受欺凌,人们得知自己祖先的辉煌,会激励他们去努力去奋斗恢复先辈曾经的荣光。
民族正在辉煌之时,能够从历史中进行借鉴,不要去犯下祖先曾经犯过的错误。
只是吧?不幸之时,人们会信史书;若是强盛,以史为鉴也就说说而已,以至于有了“史书的存在就是为了记录一再重犯的错误”一说。
燕国人听着程武讲中原的历史,了解到诸侯一再出现竞争,中原进入到大争之世,什么叫作礼崩乐坏,频繁的战争给予世人带来了多少苦楚。
战争带来的苦楚?燕国人对这个能够有深切的感同身受。黄河改道让他们孤悬于外,此后再艰难也无法获得同文同种族裔的帮助,好几次被异族打得差点亡国了。
一个国家几度差点亡国,足够说明情况危急到何等程度了吧?又是流了多少鲜血与泪水。
程武开始讲到了礼崩乐坏阶段,列国频繁互相征战带来的伤痛,晋、吴、楚、越的恩怨情仇,互相之间又各自发生了哪些大事件,等等的历史片段。
里面少不了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的篇幅。说起来,这也是春秋晚期最精彩的博弈,更影响了诸夏的历史走向。
燕君称就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