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有眼不识金镶玉(2 / 5)

,本伯的志向,是让天下百姓都读得起书!只有每个人都能读书,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明事理,这样才能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你以为书中自有黄金屋是说说么?

我要让这黄金屋,变得遍地都是。”

胡莱直接无语……这得是多骄狂的人,才能说得出这般豪壮至近乎于梦呓一般的话语?

书是奢侈品,非薄有资产的人家不能承担,因此知识只能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从而形成家族门阀。

这种现象虽然在宋朝科举取士之后有所改变,但是耕读传家依然不只是说说。

往往一家人是读书人,他的后代人依然是读书人。

这在江南俨然形成一种新的种类,叫学阀。

若是全天下的人都读得起书,则寒门必定崛起,哪里还有什么世家门阀?

书是人类认识的载体……有知识的人把所见所闻或所思所想记录下来,成为书,是智慧的结晶。

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表现于这个族群的精神生活中,也储存于这个民族长期流传的典籍书册中。

严格意义来说,这个时候的书籍是整个族群千万年的生活、奋斗所累积的成果,并不是某一个先贤圣哲的伟大成就……古代的书,最初是人工写的,商朝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尽管那时还不能算是书。

甲骨文、铭文、篆书,一直到了春秋至两汉期间,多用简、帛记录文字而成书。

刻写在竹片上,再贯穿成册的称简策,写在丝织品上,可用轴卷的称帛书。

所以古代称书为一册书或一卷书。

西汉时发明了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至此,写书用的材料渐由纸张代替。

到了隋唐出现了雕版印刷,由于印刷术的兴起,书才逐渐由竹刻手抄改为刻板印刷,并由卷轴变为册叶形式。

在造纸的技术尚未得到更加普及和简便之前,无论是甲骨、铜器亦或是竹简、木牍,还是蔡伦改进的纸张,都是极其稀少和贵重的东西,价值不菲。

因此每当藏书人得到心爱之书,总习惯捧于手中,摩挲观赏一番,细把名家批校,孤本秘籍,毛抄黄跋。

从而见之心暖,读之色舞,视如珍宝,爱不释手。

兴悦之余,一方篆印,持重盖上,便是某氏藏书……自此,本应作为文明传播载体的书籍,变成了藏书人的私物,或珍而视之,或束之高阁,出去本家子弟之外,外人从不得一窥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