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元动荡,无法维持对南方的的统治开始算起,山阳这座淮安的治所不知道易主了多少次,后来朱振以盱眙县伯身份坐镇淮安,为应天屏蔽,茹太素和叶兑便多次劝谏朱振。
若以山阳为基经营淮安,并修缮城池、加固城防,以固其根,修缮官道、剿灭各地盗贼,以壮其干。
修缮管道朱振毫无保留的同意,但是修缮城池这件事情,却被朱振以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给拒绝。
实际上,茹太素和叶兑两位先生心里很清楚,朱振是希望把资源更多的让渡给那些普通百姓,让他们多几分吃饱饭的机会。
这让是满城百姓发自肺腑钦佩朱振的原因。
乱世动荡,兵革不休,人命如草芥,修筑城池那是理所应当,而像是朱振这般固执的凡事以人为本的,太过于弥足珍贵了。
自古以来,还真没有哪位藩镇贵人,不休城不休府,一心一意修缮民居,坚固堤坝,只求民生的。
可到了今天大军压境,数不尽的赵家儿郎以及赵家佃户,磨刀霍霍、如狼似虎的准备杀上山阳的时候,百姓们才发自内心的感觉到恐惧。
是吃饱了肚子,是过上了好日子,可如今怕是连命都保不住了。
有些随军作战过的青壮,看着城下密密麻麻的赵家子弟,便忍不住对身边儿人解释说道:“此等规模的兵马,我等怕是连半日都坚持不到,况且常茂将军已经领兵远去,咱们就算是想要求援,也来不及了。”
故此,城头之上,几乎每一个手持兵刃戍守的人,都从心底感觉,他们难逃一劫了。
但偏偏身后便是他们的家人,他们即便是明知道有可能会死在这里,却没有一人愿意后退。
山阳与别的地方不一样,这里是每个人的大家庭,而在大家庭之下,更有着每个人无比重视的小家庭。
大家其实在心里,守护自己的小家的心思,比大家庭的心思更重一些。
但是此时大家心里又都无比的清楚,山阳不保,辛苦换来的好日子就会没了。
再看向略微有些匆忙登上城头的主母,只见张灵凤手持两把巨斧,威风凛凛的站在城头,目光中的煞气直射远方,让人不自觉的便有一股安全感。
而那些卑鄙的敌人却藏在水面的船只之上,连靠近城池都不敢。
不知道是谁起了个头,守城的百姓竟然率先呐喊起来。
赵二爷默默的看着城头的女将,心中有些暗暗得意,自己这招调虎离山使得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