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翠儿做了面条汤和粗粮馒头,大伙儿一人分了一块小葱摊鸡蛋。筆趣庫
小葱摊鸡蛋就是香,希望以后天天能吃上。
“张妈,下午孵小鸡的事让翠儿盯着,您抓紧给三个孩子做衣服。有可能这两天送他们去学堂。”
“是,小姐。明儿一早,他们保准能穿上。”
入夜,苏可儿等瑜儿睡熟,进入穹顶培育室,将一箱鸡蛋和一箱鸭蛋,共计二百个,挨个码平摆在孵化室的温床上,调好温度和湿度,只等破壳。
苏可儿,又从种苗柜里选出两种耐旱农作物,土豆和红薯,埋在培育土里,三天后发芽,一周内就可以长出幼苗,到时候在农庄普及种植土豆和红薯。
翌日吃过早饭,苏可儿让魏青给她套上马车,亲自带着琪儿驾车出门。
琪儿来到兴陵镇后,这还是第一次坐马车去镇上。
虽然比不得君家兴盛时期的豪华马车,但是一路上琪儿似乎很是兴奋,眼睛不停地四处张望看风景。
到达兴陵镇,人逐渐多了起来。
苏可儿看到前面摊位聚集的人比较多,摊主是个中年大叔,正热情地招呼客人。
人多的地方,有事好打听。
苏可儿牵着马车,走到摊主面前询问,“大叔,向您打听一下,镇上哪家学堂比较有名?”
这个年头读书人普遍受到尊重,摊主一听是打听学堂的,赶紧指路,“呵呵,您直接往前走,看见大石墩后右转,就会看见‘兴陵学堂’,这是咱们兴陵镇的公办学堂。最近,镇西边新开了一家‘枫林私塾’,据说教书先生才高八斗。”
“呵呵谢谢大叔,哪个学堂读书氛围更好一些呢?”
旁边一个排队的大婶,斜着眼睛打量了苏可儿,开口说:“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咱们当今的县太爷就是从兴陵学堂里出来的,一般镇上的孩子都会送那里读书。”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兴陵学堂’是镇上孩子读书首选之地。
摊位老板附和着,“对对,确实如此。镇西边那个,当然没有这个名气大。”
苏可儿谢过他们,驾车去找学堂。
往前走看见大石墩,再右转,豁然看到门牌上的‘兴陵学堂’,四个大字。
这时候,相当于上午8点多,学堂里刚开始上课,朗朗读书声从里面传了出来。
苏可儿将马栓到旁边的石墩上,拉着琪儿下车走了进去。
正对大门口是一面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