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便支持了王坦之一派。
虽然有了穆帝的支持,但是王彪之等人依然不依不饶,最终又拿出了“为母尽孝,乃天之大义,自武帝立国以来,未开此端”之事为由,妄图搞个道德绑架,桓温是长子,为母守孝天经地义,推辞不得,这就搞的司马昱等人难以招架。
最终,还是久居佛堂的褚蒜子亲自出面,解决了这个问题,褚蒜子首先以朝廷的名义,拒绝了桓温的辞职之请,对于王彪之所言的守孝之事,褚蒜子亲自下诏改派桓温的二弟、义成太守桓云代温守孝;同时又以皇太后之名,授予桓温母亲孔氏临贺大夫人印绶,谥号为敬,在古代,只有政绩十分突出的官员才能得到朝廷赐予的谥号,而这其中能够得到谥号的又凤毛麟角,更何况一个平头百姓,褚蒜子如此亲自下诏辞谥,其实就是在极力的安抚桓温,极尽拉陇之能事。x33
褚蒜子不仅仅给桓温足够的面子,里子也给的很足,在桓温运送母亲孔氏归葬宛陵之时,褚蒜子又派出侍中代表朝廷前往吊祭,谒者监护丧事,十天之内,京城前往宛陵吊丧的使者往来了八次,轩盖、车马相望于道,相当的隆重。
可以说褚蒜子实在是个**高手,这一套组合拳下来,不但让桓温的声望在家族当中如日中天,更是让桓温本人感动的不能自已,觉得自己有些愧对了褚蒜子的真情实意,刚刚燃起的夺权之心又给生生的磨灭了。
借着为母办丧事之机,桓温也借机到桓氏祠堂转了一圈,在那里,他见到了当时桓氏家族的族长,并从那里了解到了桓氏更多的信息,这让陆远对桓温的家族史有了更多的了解。
原来,这谯国桓氏最早起源于春秋时代的齐桓公,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励精图治,很快就成为春秋时代第一个称霸的国家,但是在管仲死后,齐桓公逐渐昏聩,任用易牙、竖刁、开方、常之巫等小人,最终导致齐国内乱,齐桓公也病死在宫内。
齐桓公死后,后人当中有一支为了躲避内乱便迁到了楚国谯郡一带,为掩人耳目,这一支以齐桓公的谥号为姓氏,是为谯国桓氏的开端。
后来,谯国桓氏又分为龙亢桓氏、铚县桓氏等支派,其中桓温所属的龙亢桓氏是一个经学世家,家族当中最早的牛人是汉代大儒桓荣。
桓荣年少时家境贫困,为了养活自己,一边打工,一边跟随九江博士朱普学习《欧阳尚书》(汉代欧阳生所传今文《尚书》),为了学习,整整十五年不回家乡,终成一位大学者。
王莽之乱时,桓荣逃匿山中授课,即便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