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桓温的决意留下,蒋干是即高兴又不高兴,高兴的是在这危机关头,肯有人义无反顾的留下来本身就是一件很值得庆贺的事情,不高兴的是桓温此时的头衔只是一个小小的游击将军,而且身边只有八百人,力量小的可以忽略不计,可不管怎样,蒋干对于桓温的留下共同坚守邺城还是给予了极大的回报:首先他以冉智的名义封桓温为大将军,其次又让桓温全权统筹整个邺城的防御,可以说是给予了桓温极大的信任。
而桓温通过整顿邺城的防务才发现,这些封赏都是不得已才为止的,首先冉魏政权的将军们很大一部分已经随冉闵牺牲在了魏昌城里,留守在邺城的将军们也是逃的逃,跑的跑,其中大将刘宁带走了邺城内最精锐的胡骑三千人出走晋阳,另一大将苏亥带走了另外三千人出走常山,还有约五千名士兵则是四散逃离,也就是说将军这一级的已经基本上都逃走了,桓温的游击将军在这里已经算是很高的官了,所以蒋干才会委任桓温担任守城官,同时给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大将军头衔。
而士兵方面,冉闵出征魏昌城时带走了十万兵,除了战死和被俘的外,能回来的也就一万来人,再加上各级将军出逃时带走了约六千名士兵和约五千名士兵自行逃离,此时的邺城满大满算也就还剩两万人,这两万人守一个偌大的邺城本身就很吃力,更何况还要面对举国南征的号称十万雄兵的燕国鲜卑兵呢?
即便如此的困难,桓温依然决定坚定邺城,倒不全是为了冉魏这个政权,而更多的是为了汉族的老百姓,由于前期冉闵杀胡令的影响,邺城成为汉族百姓心中最安全的地,所以近三年的时间里,聚焦了近二十万的汉族百姓,即便是加上前段时间的逃离,尚剩八九万,再加上两万多的士兵,也就是说现在邺城内尚有近十万人的汉族人。
既然决定了坚守,那么就得认真的备战,此时的燕国鲜卑兵尚在遥远的魏昌城,从魏昌到邺城,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此时居然冉闵已经过去了五天,也就是说还有十天时间鲜卑兵就杀到了邺城,留给桓温的时间只有十天。
桓温绕着城转了一圈,邺城自曹操时代开始加固城墙,经过石勒、石虎、冉闵等人的不懈努力,邺城的城墙已经十分的坚固,护城河也又宽又深,所以城墙上已经不需要再过多的考虑了。
再就是城门,邺城地处平原地区,出于战备需要,城门留的并不多,只有南面开了三个门,分别是凤阳门、中阳门、广阳门,东、西、北各一个,分别是建春门、金明门、广德门,桓温为了减少兵力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