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桓温发了这么大的脾气,袁乔跟郗超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郗超示意袁乔拿起被桓温扔在地上的信件来看一下,袁乔领会,拿起信件后二人便看了起来。
原来,诸葛无绪在信中讲述了袁宏逼死支家老爷太太之后,支家佃户之子就跑到会稽去找支家唯一的公子支道林,支道林本是洒脱之人,离家数年而不归,但也是极孝之人,在听闻父母被当地官府逼死在野外之后,悲愤交加,当场气晕过去。
跟支道林相熟的王羲之、刘倓、许询等人实在气不过,认为这是桓温指示的,于是就纷纷写信给中书省弹劾桓温,主管弹劾的中书郎王濛一向非常欣赏支道林,甚至一度想把女儿王穆之嫁给他,而女儿王穆之也非常的喜欢支道林,一度到了非他不嫁的地步,但是因为支道林一心向佛,不想谈之婚嫁之事,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王濛知道此事之后,也是非常的气愤,于是自己也上了一道弹劾的奏章,大力的弹劾桓温滥用职权,逼死社会贤达,要求桓温立即辞职。
再加上本来就对桓温出任荆州刺史有意见的瘐冰在里面推波助澜,整个朝堂之上搞的是沸沸扬扬,就连一向欣赏桓温,一直想把桓温拉陇到自己阵营的司马昱,也不敢出面立保桓温,一是因为司马昱也跟支道林关系较好,二则是因为桓温此事做的实在太过份,自己阵营当中的刘倓、王羲之都对他不满了,自己更不能弃自己阵营里的人于不顾而去为他擦**了。
面对舆论汹汹,一向欣赏桓温的何充主动找到了诸葛无绪,坚信此事并非桓温所谓的何充建议诸葛无绪以司徒府的名义给桓温写一封信,首先是将此事在朝廷中引起的争议跟桓温说明白,再个就是建议桓温立即前往襄阳支家,将支家的田地佃农归还给支家,同时为支家二老善后,以尽快的弥补此事引起的恶果。
而诸葛无绪则有其他的想法,对于掌管天下土地和户籍的司徒府来说,推行土断一直是诸葛无绪的梦想,但是多少年来一直推不动,第一就是缺乏像桓温这样敢打敢拼敢碰硬钉子的地方长官,第二就是这些掌握朝廷权力的士族地主们从中阻挠,今天好不容易出了个桓温,敢为天下先的推行土断,虽然过程不太好,逼死了人,但是也起到了震慑作用,若是此时公然叫停土断的话,那么今后再也不可能有人敢出面推行土断了,土断不行,则朝廷永远都不可能积蓄能力、收复中原了。
所以诸葛无绪除了在信中转述何充的建议们,同时又勉励桓温,让他不必过于纠结此事,只需人情尽到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