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大加赞赏,一个女人,把一个村办小厂带到这个地步,真的是不容易,谁要说她能力不足,那就真是瞎了心了。
省报的记者提问完之后,话题又回到了助学上。又有记者向李玉英问道:“前两天在村里走访,看到村里办了育红班,请问育红班的费用,你们也承担吗?”
李玉英微微一笑,颔首说道:“算。办这个育红班,是因为厂里的工人都在工作,没有时间照看孩子,我们本想着替他们解决家庭负担,让他们能把精力更好的投入到生产当中。结果,老支书找到我们说,既然要办,村里其他的孩子干脆一起收了吧,我们一想,既然我们的工厂挂在村集体的名下,那村民们就该享受工厂发现带来的红利。于是,我们和村里一拍即合,厂里出钱,村里出地方,这才有了现在的育红班。”
这时,村支书又插话道:“不仅如此,这次的麦收,厂里还帮村里联系了机械设备,帮村民们抢收抢种,并且还按田亩数给村民们发了补贴。”ωωw.Bǐqυgétν.net
“哗……”
台底下骚动起来了。这年头还没有作秀这一说,人们都是朴实的,办育红班,替学生承担学费,补贴农业生产可都是要拿出真金白银的。看来饲料厂真的是真心实意带领村民致富,切实替农民减轻负担,这就了不得了,这就是改革开放的典型,新时代的楷模啊,这样的事情和工厂,最适合宣传了,这样的工厂不上报纸不上电视,什么样的能上?
发了,发了,记者们全都庆幸自己来着了,把这次的报道润色一下,只要一发表,自己肯定也会跟着出名了。别把记者们想的多么高尚,商人求利,文人图名,他们本来来河东村的目的不就是寻找新闻热点吗?
只有坐在台下角落里的国家社的那几名记者,眼光闪动,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在县领导不知道的情况下,这次的新闻发布会,正如唐伟东所预料的那样,迅速发酵。不仅省内的报纸纷纷做了报道,就连省外一些报纸也做了报道,甚至南方几家在这时影响力特别大的报纸也做了转载评论,来印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性。
事情的最高潮出现在半月之后,先是国家社报道了这次新闻发布会的内容,而且还发表了长篇社论。这就了不得了,国家社可是**的喉舌,他的话就代表官方的意志,他们报道了,就算是认可了饲料厂和河东村做出的成绩,这是给盖了章定了性啊。这就相当于对饲料厂的发展套上了一件刀枪不入的铠甲,说明国家已经关注到这里了,以后谁特么还敢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