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七零知青的乡下妻15四年的大学……(2 / 4)

同百家争鸣,电气、汽车、计算机......样样都有巨大的研究价值与潜力,每年光是抢研究经费,每个导师都抢得跟乌眼鸡一样。

阮柔见多了,便心生了别的想法。

在学校里固然好,可真正落地到工厂中去,就能更快地保证材料从研究到应用的过程,同理,材料应用回笼的资金,也更能促进材料的研究进展,可以说是互相成就。

“唉,你呀。”导师早明白这位学生的志向,知晓她不会出了学校就浪费四年所学,倒也没有强求,只是有些可惜罢了。

“你可有中意的去向,我给你牵牵线?”导师问道。

阮柔“嘿嘿”笑了两声,早就有了,先前也跟他们的一个主任联系过,不过要是有您的推荐,那就更好了。

“小滑头。”导师笑骂,随即还是任劳任怨写了封推荐信,信是写给对方厂长的,可谓对这个学生大夸特夸。

“谢谢导师,以后要是研究遇到困难,还得导师您帮着看看。”

“那还用你说。”导师笑过,严肃道,“恬恬,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吧,国家很缺你这样的人才。”

“是,老师,”阮柔同样认真保证,“作为第一批大学生,我清楚知道我的价值和努力方向,定不会辜负老师您的一番教导。”

“那就去吧,别的不用多担心,还是那句话,研究需要的就是耐心与细心,只要坚持,科学总会给你答案。”

“是。”阮柔立正,随即转身离开。

收拾着行李,她心中忍不住**澎湃。这实在是个特殊的年代,人人心中都有信仰,为了心中那团光,他们愿意为之奋斗终身,恰好,她也有了追寻的目标。

几日过后,心仪的工厂再次投来意向,双方恳切交谈一番后,对方当即表示,会向上面调她过去,阮柔欣然应允。

这就是除学习成绩外另一项重要因素了——人脉,不拘是老师、家人抑或其他,只要有了关系,能牵线搭桥,就总比一般人多了些许机会。

临近毕业,学校里久违地燃起了股离愁别绪,作为高考后第一批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即将奔赴各自的岗位,或许留在京城,也可能天各一方,再不相见。

如今的分配制度,一般而言,会优先打回原籍,故而比起本地人,外地的同学更多了几分急躁,找门路的找门路,联系人的联系人,但到了如今,其实基本都定下来了。

宿舍里,有人默默垂泪,既是为即将的离别,也是为了回归家乡的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