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明:资本主义萌芽(2 / 3)

,去找永久自行车公司,希望能拿到货,运回本地销售,当一个中间商。

也有一些人去找皇家电力公司,希望能有一个合作模式。

朱见济早就指示过,所以这些人基本上都满载而归,只等橡胶的产量和提炼规模起来,自行车大量生产好后,通过水泥官道全国发货,又或者是在当地准备铺设电网,准备当个电力中间商,或者是希望电风扇量产后,当个电风扇的中间商。

不止这两个产业。

基本上全国所有的地主、权贵富贾,都知道土地兼并问题肯定是要动一下的,是地主集团赢还是皇权赢,目前局势并不明朗。

但上层建筑这些人不傻。

赢了固然好。

输了呢?

所以做起了两手准备,不敢再大肆兼并土地,把更多的现金用在了其他行业,尤其是见识过神龙号火车的人,更是觉得以后的交通便利会带来更多的商机。

开始打起了地域差的主意。

随着大量资金涌入商业领域,于是大明的商业也在广安五年后半年,肆意发展起来,各种商行和大工坊的数量暴增。

鉴于此种情况,户部那边很快嗅到了味道。

陈循上奏,希望户部下辖的税务部门,如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一样,下沉到县级,对工商业进行税收普及。

朱见济自然同意。ωωw.Bǐqυgétν.net

他是要让大明的地主集团向资本过度,但不能让钱被资本赚完了,国家也需要通过税收来增加国库收入,如此才有更多的钱投入基建之中。

修官道、发电站,需要海量的资金。

而多资本收取到了足够的税,那就可以减少普通百姓的赋税,像二十一世纪的新中国一样,种田不仅可以不交税,还有粮食补贴,那多得民心。

当然,现在的大明还做不到这一点,国库的收入方式目前来说还是有点单一,所以百姓种田始终还是要交一点粮食给国家的,是国库收入的主流。

也正因为粮食税是国库收入的主流,所以土地兼并问题才不得不解决。

因为接下来国家的商业、工业,需要的钢铁数量无比庞大,本来就因为修建官道、下沉部门的公事房、大学校区、官学扩容而忙得没有白天黑夜的工部,再次迎来挑战。

需要进一步加大对铁矿的开采和钢铁的冶炼。

但工部确实有点捉襟见肘。

人手严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