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鱼和鱼缸(3 / 4)

而他们的大部分资料也记录在了这里的网络之中。

这种土著的加密手段对于李文渊来说几乎等于没有,他很轻松就破解了这里的防火墙,然后看到了这群土著的“文明发展”过程。

眼前的这种观测站受限于环境,这里的文明没能走向太空,但似乎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明环境。

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对世界观的认知。

由于开智之时他们就在这座观测站里,在他们的理解之中这座观测站就是“世界”,然后外界的深海就是“宇宙”。

他们的古老神话里是一位“神”创造了观测站中的“天”与“地”,将恐怖的外界隔绝在了“世界”的外壁。

而这里的机器为了维持观测站正常运转而产生的动静甚至被理解为了自然现象。

比如说一种隐藏在内壁中的空气加湿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喷出水汽将这里的湿度维持在适合这种两栖生物生活的程度。

这在这群两栖生物的世界中是一种“自然规律”,甚至还有模有样的给出了解释。

此外,这里还有一座小型的“次元制造机”,是人类为了给这里提供足够文明发展的资源而留下的。

这种神奇的“无中生有”机器在这些两栖生物的世界中也是一种“客观规律”,他们觉得世界就是这样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突然多出资源,是他们的“常识”。

受限于这里狭窄的环境以及内容,这里的两栖生物形成了一种科学神权制的社会形态。

在他们的世界之中,他们就是创世主唯一的继承者,而观测站外的深海则是被毁灭的世界,他们这里是最后的乐土。为了找到更多的生存之地,他们必须发展科技。

李文渊觉得他们的社会形态还挺有趣的,人类在这里做的这个社会学实验确实有点意思。

“……那如果他们来到了海洋表面,见到了真正的宇宙,他们又会有怎样的想法呢?”

他还在想着这种情况,就发现这群两栖生物的历史中还真有过这样的情况,只不过是属于“禁忌”的行列。

他们的许多科学家都好奇外界的上方和下方有着什么,但是由于水压的缘故,探索下方所需的技术水平要大得多,于是“向上探索”成为了他们的首选。

只不过危险的海洋表层同样让许多科学家有去无回,只有一位“幸运儿”成功带回了他的经历。

他说上方是一个更广阔的世界,那里有更大的“天”,还有一个“黑色